第 152 章 完结_重生之福气绵绵
笔趣阁 > 重生之福气绵绵 > 第 152 章 完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152 章 完结

  顾安安最小,又是娇娇的女孩儿,且与姜锦鱼生得最像,鼻子眼睛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,完全是个幼年版的姜锦鱼。因而在家中被宠得厉害,连一向教子甚严的顾衍,对这女儿都多几分纵容。

  小姑娘要入学,不算件大事,却把两个哥哥外加舅舅家的敬表哥都惹来了。

  三个已有几分风采的少年围坐在一处,认真商量着,该让自家小妹妹去哪个女学堂。

  姜敬对姑姑很亲,连带着对姑姑家的小表妹,也是十分上心,思索一番后,道,“安安表妹年幼,不如去芳仪书院,那里离家里近些。”

  顾瑾和顾瑞两人不约而同摇起了头,顾瑾道,“不成,芳仪书院听说管教十分严厉,去年还曾有小娘子被师长罚的不敢去书院了。”

  姜锦鱼见表兄弟三人聊得一本正经的样子,没好意思同他们说,顾安安的爹爹早把书院定下了,实在用不着几人这样大张旗鼓的商讨。

  ……

  春去秋来,眨眼间又是几载。

  这一年恰是姜老太的大寿辰,因着他们二房常年在外,不常在二老跟前孝敬,虽礼送的再多,仍是觉得做得不够。几番商议之下,众人决定回乡给老太太过寿。

  姜锦鱼同顾衍提了这事,顾衍第二日便进宫告假去了,他为官十数载,一直极为勤勉,交给他的事务,从未有过差错,因而周文帝十分看重他,定了日子,便爽快允了假。

  回乡途中,姜锦鱼同阿娘乘同一辆马车,娘俩难得有时间这样坐在一处,有一搭没一搭聊着。

  瑾哥儿、瑞哥儿和敬哥儿兄弟三个打从马车旁骑马而过,瑞哥儿是个嘴甜的,也不知哪个树梢摘来的一簇桃花,掀开帘子,隔着窗,便笑嘻嘻道,“娘,给你。”

  姜锦鱼含笑接过那花,嘱咐了兄弟三人几句,要他们骑马小心些,累了便回马车歇歇,别贪玩。

  兄弟三人皆恭恭敬敬的应下来,又策马骑到前头去了。

  回过头,姜锦鱼将那桃花放在矮桌的竹篮里,隐隐的香气倒是极好闻。

  何氏看了看那香白的花,忍不住笑道,“这几个孩子里,就数瑞哥儿嘴最甜。他的媳妇啊,我看你这个做娘的,不用太操心了。”

  姜锦鱼抿唇笑,“都是好孩子,娶媳妇还早呢。”

  兄弟三人大约都是前后脚出生的,最大的姜敬,也才十四岁,的确也还早了些。

  何氏倒有些感慨了,看着青葱少年郎们,不由得便想起了绵绵十三四岁的时候,摇着头道,“你现下觉得还早,可几年的功夫,一下子就过去了。我看着他们兄弟几个,就想起你们兄妹小时候,真真是一眨眼的功夫,你都当娘了,我都当祖母了。”新

  听着何氏回忆了一下往昔,两人又聊到了现实,姜锦鱼问,“嫂子怎么没一起来?”

  何氏不怎的在意,道,“她不大想来,我就没提。反正你阿弟也成亲了,要争还是要吵的,随她们妯娌两人罢了,总还有你阿兄镇着场子,出不了什么大事。”

  也就是今年的时候,姜仲行便致仕了,他年纪还不算大的,比起朝中一把年纪,还赖着不肯走、倚老卖老的老臣子们,姜仲行身子骨还硬朗的很。

  但大儿子姜宣已在朝中站稳了脚跟,且颇受帝王爱重,小儿子那边又有当大将军的老丈人帮衬着,姜仲行自觉离乡多年,未曾好好孝敬过双亲同岳父岳母,妻子跟着自己也是操劳半生,便同何氏两人商量了后,主动上书致仕了。

  姜仲行要回乡,何氏自然也是要跟着走的,反正小儿子媳妇都娶了,又用不着她带孙儿。

  姜锦鱼倒很支持阿爹致仕这个决定,她是一直觉得,自家阿爹为他们这个家付出太多了,若没有他当时拼了命的考出去,他们姜家哪会有如今的日子。况且家里阿兄和阿弟都能独当一面了,也是阿爹休息的时候了。

  她点点头,道,“阿兄一向是很有主见的,嫂子近年来性子是偏颇了些,但有阿兄看着,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。娘您放心,还有我呢,我替您看着。”

  他们兄妹三人自小感情很深,长大了虽各自成了家,聚少离多,但骨血亲情不是轻易能够疏远的。便是阿娘什么都不说,姜锦鱼也不会全然不顾娘家的。

  何氏点点头,倒不是很在意,笑着道,“随他们去了,儿孙自有儿孙福。我和你阿爹能做的,也就仅限于此了,往后姜家如何,还是要看你们兄妹。便是你阿爹不提致仕,我也打算不管事了。”

  马车走的不算快,慢悠悠的行了一路,几个小甚至还策马骑到途经的镇子上,买了好些地方上的特产小食来。

  回乡的车队到双溪村时,整个双溪村都沸腾了。整个村子都晓得,姜家那个出息的姜二郎带着媳妇儿子们回来了,都来看热闹。

  以前姜仲行虽然也回来过,但只是探亲,远没有这样大的阵仗,这回却是打算回来安家了,且周文帝见他一心要走,还给他赐了个县里的虚职,品阶颇高,平日也不用管事,但真要论起来,便是县令也要在他跟前低一头。

  姜家虽发达了,但姜老太和姜老爷子不喜欢城里,觉得乡下日子过得舒坦,便也一直住在双溪村。

  姜家的院子早是一修再修了,极为宽敞,倒不见得多奢华金碧辉煌,但里头住着却不比城里的宅子差。

  进了屋,家人们见了面,姜老太当真是老泪纵横了,年过古稀,自己也晓得,剩下的日子都是数着过的,老了儿子媳妇能陪在身边,怎的不值得哭一场。

  倒是姜老爷子,捋着花白胡子,劝道,“老婆子,你可别哭了!老二这不是回来了?往后都在家里陪咱们了。”

  姜老太不服输,瞪了老伴儿一眼,“又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,你当然不心疼不想了!”

  姜老爷子一下子叫屈了,“我什么时候说过不想了?我亲儿子,我能不想?!”

  见二老又要斗嘴,姜仲行忙双手托住二老的手,安抚道,“爹、娘,我跟孩儿他娘,往后便留在家里,不走了,好好孝敬孝敬你们二老。”

  姜老太年纪大了,人却比以前还要明事理些,除开跟老伴儿斗斗嘴,其余时候皆是个好脾气的老太太,叠声应道,“好好。你啊,也要多陪陪亲家们,你媳妇跟着你四处跑,亲家们不比我们想的少。”

  姜仲行好脾气道,“是,都孝敬。”

  老太太的寿辰还未到日子,几个小的倒是半点不嫌弃乡里偏僻无聊,带着小安安满村子的跑,跑得小安安都晒黑了些。

  姜锦鱼本还想说几句,但看小女儿乐在其中,抓着把狗尾巴草都能当宝的小土鳖样子,也不去说教了,姑娘养得太娇气了,也不大好。

  晚间用了晚膳,顾衍陪着老丈人喝了点酒,带着醉意回了房。

  姜锦鱼这时正随手做护膝,见相公醉醺醺进来,忙起身去扶他,“怎么喝了这么多?秋霞,去膳房弄点醒酒茶,给我爹那里也送一份过去。”

  秋霞应声出去了。

  见屋里没人了,顾衍不再收敛自己的动作,靠着妻子的肩,喟叹了一声,“爹开心,我陪他多喝了几杯。”

  然后又抓着姜锦鱼的手,凝视着她的眼睛,语速有点慢吞吞的,大约是酒喝多了,唔了一句,道,“我觉得你比在盛京要自在许多,其实我也是,我也不喜欢盛京。等瑾哥儿瑞哥儿能当家做主了,我便致仕陪你游山玩水去。”

  姜锦鱼抿着嘴儿轻笑,抬眼看顾衍,见他一双眼亮晶晶的望着自己,仿佛看星星似的,便好声好气的顺着他说,“好啊,那我可等着了。”

  顾衍细细盯着灯下的妻子,只觉得她身上依稀还有初见那年那个胖丫头的影子,她打小便心善,见他落在后头,怕他孤单,还悄悄伸手来拉他。小姑娘时的妻子脾气软,现在却是个很有威严的主母了,府里府外哪还有人敢冒犯她,但顾衍心里就是觉得,他家妻子脾气同从前一样软,心地同从前一样善良,还是让他喜欢到骨子里。

  他知道,府里府外有很多传言,说顾尚书极疼妻子,但其实要让顾衍来说,分明是他家绵绵更疼他。

  就是到现在,府里那么多的绣娘,他贴身穿的里衣,都还是妻子亲手做的。

  他疼她,不过是给她地位、金银首饰这等俗物,但绵绵给他的,却是他暗暗期待已久的一个家。

  顾衍拽着姜锦鱼的手不放,姜锦鱼也任由他拽着自己,等醒酒茶来了,也好脾气的喂他喝了,而后轻轻拍他的手臂,“去榻上歇会儿吧,我把剩下的做完了,就来陪你。”

  顾衍虽醉的不轻,但脑子倒还清明,听了却不起身,有点贪慕妻子身上那种令人心安的气息。

  姜锦鱼拿他没办法,便陪他一道躺下,吹了烛,屋里很黑,窗外却有灯笼亮着,乎乎的风刮着,吹得窗棂窸窣作响。

  两人躺榻上了,都没睡意,姜锦鱼侧身,两人面对着,在黑夜中望着彼此的亮亮的眼睛。

  姜锦鱼忽的忍不住一笑,抿着嘴儿道,“醉猫似的,下回不许喝这样多了,可不是年轻时候了,要好生保重身子了。”

  顾衍脸黑了黑,什么叫不年轻了,他分明还年轻得很,虽比绵绵大了几岁,但那点年岁算个屁!这可不能让绵绵误会了去。

  遂翻身,压到又软又香的妻子身上,决定让妻子亲身感受一下,他到底老没老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